水上劳工命运的悲与欢
——看《没有航标的河流》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追思李纬老师]
/范达明/
吴天明作品《没有航标的河流》海报(1983)
根据叶蔚林获奖小说改编摄制的《没有航标的河流》,是一部有特色、值得一看的影片。虽然它写的是十年浩劫中放排船工们的惨痛故事,在今天已一去不返了,但是影片展现的以盘老五为代表的潇水水上放排人那种与大自然山山水水融为一体的自由豪放的气概,他们的爱憎分明的原则立场与阶级感情,他们的忧患与希冀,他们的人伦常情的喜怒哀乐,却使影片观众的心与剧中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它显示了影片所具有的质朴无华、亲切近人的生活情致与动人心怀的艺术魅力。
感谢老演员李纬同志的成功创造——你看,他演的主人公盘老五:乐的时候,与小孩子一起脱得光光的在河水中嬉戏畅游;苦闷时,又可以一口气喝下一整瓶烈性烧酒。他对吴爱花的真挚爱情,使他在自己遭灾时为不使对方受连累而忍痛割爱地避开了她;而一旦见到爱花落难,尽管此时双双已进入暮年,他仍深情地向她伸出友谊与援助的手。他对挂着共产党领导招牌、贪污公款、倒卖国家木材、随“四人帮”整人起家的区革委会主任李家栋恨不能用刀杀了他;而对被戴上“走资派”帽子、被整得奄奄一息的真正共产党人老徐区长,却甘愿掏出自己全部腰包为他买人参治病,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去把被夺去的人参抢回来,又把徐区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至于对石牯与改秀这一对在多灾多难中相爱的阶级弟妹,他又是何等无私无畏、充满深厚的情意,以前辈慈父的爱成全他们,保护他们,甚至为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正如影片旁白为盘老五这位可敬可爱的水上劳工传达的他的心声那样:“我们山里人,知暖知寒,知恩必报,谁给过我们一口水,我们就还他一口井……”影片就是这样把盘老五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树立了起来,以至于影片最终当盘老五在风浪中排散人亡,连编导也不愿意让他与我们这个世界别离。影片向观众直言道:“不,盘老五大半生闯荡风浪,多少次死里逃生。人是自尊的,人在各种各样的斗争中,从来是不会轻易服输的。说不定盘老五就在前面。来,我们再喊喊他,再喊……”
本片剧照:盘老五(李纬饰,右)与吴爱花(陶玉玲饰)
影片《没有航标的河流》是一曲世世代代默默无闻地在连航标都没有的河流上同样为人世建树着自己一份可贵劳绩的普通水上劳工的悲怆的赞歌。当我们的银幕多少被一些所谓“现代思潮”所污染而变得花花绿绿、肤浅庸俗的时候,当社会上一部分人追名逐利,似乎永远也满足不了其物质欲望的风气甚嚣的时候,这部影片的编导引导我们把眼光注意于像盘老五那样的普通劳动人民命运的悲欢与美德上面,就尤其难能可贵了。
1983年11月11日写于Y.C.
原载《宜昌市报》1983年11月15日(有删改)
2005年9月4日原稿全文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本文上网后,另载湖南作家协会会刊《文学界》2007年第4期(总24,专辑版)第66页
影片信息:
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彩色故事片(9本,1983年)
编剧:叶蔚林
导演:吴天明
摄影:刘昌煦、朱孔阳
主演:李纬(盘老五)、宋宝森(青年盘老五)、陶玉玲(吴爱花)、陈惠芬(青年吴爱花)、胡荣华(石牯)、唐清明(赵良)、黎舒兰(改秀)
[相关链接]
[转帖]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李纬走了
2005年08月24日 02:45 深圳特区报
http://www.sznews.com/tqb/20050824/ca1820687.htm
2005年8月21日上午十时整,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李纬因病在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不幸去世,终年86岁。
李纬是著名演员李志舆的长兄。李纬从18岁开始从艺,在长达60年的演艺生涯中,共主演和参演了50多部影片。先后在《小城之春》等影片中饰演主角或重要角色,所扮演的角色类型丰富,银幕形象亦反亦正,尤以扮演相貌各异的反派人物而著称,被广大观众誉为"银幕千面人"。其中《小城之春》一片在1997年被世界权威电影组织评为"世界十大经典名片"。
进入1990年代,古稀之年的李纬还参加了《菊豆》等多部影片的拍摄。他是同时代男演员中演艺生涯最长、出演影片最多的优秀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
1997年,年逾7旬的李纬,作为影片《小城之春》(旧版)一片的男主角,在瘫痪多年、身体极其不便的情况下,还坐着轮椅,到北京参加中国电影资料馆召开的《费穆电影研讨会》。这也是李纬出席公务活动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据悉,今年10月中下旬,北京某出版社将出版李纬与其夫人张莺女士演艺生涯的纪念画传,以此向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献礼。(刘澍)
李纬个人资料
原名李志远,原籍江苏常州,1919年生于河北石家庄。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离开北平赴四川求学,途中结识电影导演孙瑜,随孙到重庆进入电影厂任演员。
李纬参演的第一部影片是沈西苓导演的《中华儿女》,此后陆续参加电影《长空万里》及《孔雀胆》、《棠棣之花》、《离离草》等戏剧的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上海观众演出公司演员,除演出话剧外,还在影片《浮生六记》、《小城之春》中扮演主要角色。
1952年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转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先后在50余部影片中饰演主角或重要角色。1990年,年逾古稀的李纬在《菊豆》一片中饰演了一个性无能而又有虐待狂的染坊老板杨金山,没有语言和形体动作,全凭眼神和内在感受将人物的恶毒,变态的心理,表现得让人不寒而栗。
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
《小城之春》(1948)、《我这一辈子》(1950)、《51号兵站》(1961)、《飞刀华》(1963)、《舞台姐妹》(1965)、《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年)、《没有航标的河流》(1983)、《菊豆》(1990)等。1957年因《我这一辈子》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二等奖。1989年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授予荣誉奖。(深圳特区报报综合)
评论